关于构建京杭运河慢行道系统的重要性及其基本构想
大运河作为我国极为重要的、大型的、跨区域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近几年来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关于其保护利用研究和实践中,有一项比较具体且非常具有理想性的活动非常值得关注,那就是一些专家学者和公众关于“骑行”运河的实践和倡议。其中一些人不远千里自北而南或自南而北、全段或局段,骑着自行车来到大运河畔,就是为了更好地近距离地领略大运河本身的魅力及其沿途的无限风光。他们可谓拉开了骑行大运河的帷幕,身体力行的实践和相关研究报导,既体验、考察和记录了运河遗产的当下境况,也宣传了运河历史文化,进而又带动了更多的人们关注大运河。影响大者,如2004年夏天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师生的运河骑行考察;京杭运河联谊会“大运河遗产小道(GT)”探索行动;自由作家徐林的个人骑行等等。近一两年来相关报道更是频频耳闻,如淮海委员会漳卫南运河管理局职工举办的“知我爱河,爱我运河”骑行活动;扬州市政府等多家单位联合举办了“2011中国大运河国际青年百里毅行”。凡此等等,似乎应证了“大运河遗产小道”提出者齐欣先生的预言,“从现在开始的3-5年间,在中国大运河上,将迎来一个‘行走的时代’” ,而且这个“行走时代”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更加壮观。
1.发展沿运慢行道系统的重要原因和意义
随着沿运“行走时代”的到来,公众对良好体验环境的需求会不断地上升,同时对运河遗产的保护利用来说其实也是重要的机遇。有鉴于此,笔者认为若由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牵头,自上而下、积极主动地发展既有助于运河遗产保护展示,又有利于公众参观体验、环境优美的沿运慢行道系统,应该是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前景的。
所谓慢行道是指满足于(但不限于)徒步、自行车、骑马、轮滑、滚轴溜冰、轮椅等非机动交通需求的交通方式,有的也满足船只、越野休闲车等慢速机动交通出行,速度一般不超过15km/h ;慢行道系统则是指提供慢行交通方式的场所和设施,即提供城市步行、非机动车、慢速机动交通的场所及其相关配套的软硬件设施的总称 ,二者相辅相成。目前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发达城市,为了应对休闲游憩需求的大幅度增长,在沟通城乡人口密集地与自然或人文风景地等具有较高休闲游憩资源及其空间场所之间,都非常重视慢行交通系统的发展,使其日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组织方式和休闲场所;而且他们还将慢行交通路线,与自然环境、体验对象、休闲游憩、公共设施等因素综合考虑,发展集交通、生态、文化、休闲、教育等要素于一体的综合性网络体系 ,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这一发展趋势和相关经验,对我国很有启发性,尤其在类似大运河遗产资源空间分布广阔分散、资源构成复杂丰富、社会影响深远、社会关联度大的大型遗产资源的保护利用中,非常值得借鉴。具体想法如下:
1.1发展慢行道系统与大运河及其遗产特点相契合,是走近、体验遗产资源的高效途径
其一,大运河及其遗产发展过程复杂多变,空间分布广阔又分散。从历史发展来讲,其开凿可以上溯到春秋时期的邗沟,而且历史上随着对外联络方向变化、不同运输需求、环境认知及技术发展等因素,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期间经过隋、元朝两次大的整合贯通,最终从区域性运河发展成为联通全国南北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的交通大动脉。从地理空间上来讲,它沟通了我国东部南至宁杭北至北京、西至西安洛阳的广大地区,跨越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河流,仅京杭主线工程就有1700多公里长,如果算上发展演变过程中的“故道”、“支线”,以及“引河”、“减河”等辅助工程,其运河系统及其辐射空间范围则更加复杂和广阔。从行政管辖范围来说,自然也是涉及众多省市。
其二,社会影响巨大,遗产构成丰富。漕粮运输是运河首要功能,在沟通南北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加强国家宏观治理的同时,也促进了地方商品货物的流通以及人员信息的流动,对沿线地域的社会、经济、人文、自然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沿运大地上,也留下了内涵和外延丰富多样的运河遗迹遗产,既包括运河水体、河道本身,也包括与运河运行、管理密切相关的水工建筑和管理体系,还应包括因运河而兴起壮大的重要城镇、村落、建筑等物质类文化遗产以及民俗、传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些与运河及其遗产生存演变关系密切的自然环境和自然景观,也往往被认为是与运河不可分离的重要因素。
运河遗产资源构成示意图
由此可见,若从历史发展的纵轴来说,运河及其遗产资源具有时代性、连续性、系统性特征;若从空间分布的横轴来看,则具有连贯性、地方性、区域性等特点,而且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空间还各有特色。变化中的不断统一,正是运河发展演变的真实过程,也是其真实性和完整性的重要体现。不论从保护管理、科研考察还是参观体验者的角度来讲,理想一点来说,要想比较系统地全面地了解、体验运河遗产资源,都不得不花费较长的时间在较大的空间范围内尽可能地近距离接触运河,观察运河和探索运河。
发展沿运慢行道,其目的正是为了人们能够真正地走近运河,拉长体验时间,增加感受空间,并在行走过程中,得到丰富多彩甚至意想不到的收获;而快速车行或者局部点段浮光掠影的参观,以及间接通过书本图画展览,是难以有真实、真切、深入体会的。从这一角度而言,发展慢行交通反而可能会成为一种了解和体验运河遗产及其沿途社会自然、风土人情等内容的高效途经,是快餐式旅行所无法代替的。
1.2有助于沟通、整合、管理运河遗产、相关资源以及城乡聚落,有助于提升整体形象和价值,增加吸引力和人流,并为沿线发展带来契机和活力从遗产保护利用的角度而言,发展沿运慢行道系统,既是参观体验的线路组织,也是运河遗产资源组织、整合的重要方式,同时还有助于串联、沟通沿线的其他资源点、分布区、目的地以及出行地。当然,这是一项渐进的工作,可以首先在资源丰富、需求旺盛、潜力较大的地方,先行尝试,随后根据各方条件和需求,逐步向四周拓展,既可以实现运河相关遗产资源、重要支线的连接沟通,也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将周边散点式具有吸引力的历史文化、自然风景等资源地和目的地有效整合,并与周边的城乡聚落相连。
如此,强调出入线路的通畅、多样资源的整合、系统空间的组织以及保护管理综合措施的制定,都有助于资源的空间整合,变分散保护为整体保护,强化整体形象,并提供集中、连贯的展示空间。同时又可强调这一特定空间在文化遗产保护、休闲游憩、生态建设、防灾减灾等方面的综合价值,提升其整体形象和综合魅力,吸引更多公众到来,并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文化、休闲、游憩体验,进而可为促进发展创造机会。这样保护问题得到重新定义,有可能创造性地得到解决,并带来多方面的收益。愈孔坚、李迪华曾做过展望,“如果每年有一百万人走在京杭大运河的路上,就可以形成一个中国东部地区规模巨大的新型产业,大运河会因此变得更加年轻而有活力,会给沿线城市乡村和人们带来新的生机和希望,大运河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才会受到普遍重视。”
1.3与骑车远足等休闲活动的兴起相契合,可提供丰富多彩的旅行体验
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收入的增加,节假日的增多,人们的休闲时间会更加充足;另外也因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休闲健身意识也会加强。据一项调查表明,在我国越来越庞大的驴友(旅友)队伍中,骑驴的数量也在日渐增长,他们打着“骑车是快乐的、健康的、运动的、环保的、亲子的、旅游的、和谐的”等鼓动人心的旗号,倡导骑车是修身养性,生命体验,现实观察,人生社会体验的重要方式。京杭运河联谊会曾针对杭州专家、公众、居民做过一项调查,在“运河沿岸最喜欢看到的出行方式”中,选择“公共自行车”、“走路”两项的占据了绝对优势,占被调查总人数的78%左右 。
可见,发展沿运慢行道以及“骑行运河”具有相当的发展潜力。一方面,可为散步、慢跑、远足、骑车、划船、垂钓、游泳等休闲、娱乐、健身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环境;另一方面,沿运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还能够为公众提供多彩的观赏内容,并增进相关知识、审美、教育、交流等多方面的体验和收获。历史上,京杭运河的发展带动和促进了沿线城乡的繁荣,聚集了大量人口,在我国东部形成了一条比较繁荣的城乡带;如今,这条城乡带虽然随着运河漕运功能的丧失有所衰落,但是城市化的发展水平依然很高,尤其江浙一带,经济发展实力强大,公众对运河的情感依恋以及休闲旅行需求也很旺盛。如果能够将南北贯通、开敞的沿运地理空间,以及丰富多彩的运河遗产及其相关资源,通过慢行道的形式重新进行有效组织,并适当地增加一些对环境影响不大又能很好提升其休闲品质的服务设施,则有望使之成为沟通我国东部南北城市密集带的一条完整的、开放的、高质量的休闲游憩空间。公众在时空的不断转化中,既能够很好地放松身心,也能体验运河风光之不同,自然环境之不同,人文色彩之不同。
1.4对沿线遗产环境的影响和干扰较小,符合可持续保护和发展的理念
由于慢行交通,主要满足徒步、自行车、骑马等非机动车出行,一般要求时速在15公里以下,路面宽度要求不高,占地面积相对较小,所以成本较低,耗能较小,使用强度不高,交通压力也不大;而且路面材料,一般要求生态环保,倡导以沙、石、土以主的透水材料,环境自我修复能力较高。总体来说,具有节约用地、节能环保、对环境干扰较小等优点,符合绿色、健康和持续的发展理念。可以说,这是人们在经历快速发展之后追求高品质生活质量的一种“回归”,也是一种更为“理性”、“多样”的发展需求。
在大运河沿岸发展慢行交通,具有良好的基础。可以充分利用那些保存良好的大堤、堤旁的城乡小路,以及一些车流量渐少的省道国道,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修复、完善、贯通、管理、调控,无需大动干戈,大拆大建,则能营造具有良好空间环境的体验线路,同时也体现了对原有历史路线的尊重和继承。此外,慢行道的建设,还应该与沿线生态环境的建设密切结合,借此保留较大范围的生态和农林用地,种植一定范围的林带,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培育。良好生态环境的营造,不但有利于改善遗产保存环境,也有助于涵养水源,美化环境,加固堤岸,提供更为优美的休闲游憩环境。
1.5 “活态”遗产的“活态”保护:探索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道路
运河遗产不但是大运河开凿和古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至今也发挥着重要现实作用,同时还是沿线城乡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环境基础。虽然漕粮运输作为大运河最基本的功能虽然已经丧失,但是济宁以南仍在通航,在煤炭、建材等大宗货物的运输方面不可小视,此外大运河还承担着泄洪、灌溉、调水、旅游、生态等多重功能;而且沿线很多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依然鲜活地存于现实生活之中。如此可见,大运河是一个巨型的、“活态的”的遗产,而且历史与现实交融、自然与人文集合一体,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多维性。
可是,“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运河遗产保护的关系,在社会进步的同时求得文化遗产的保全,将文化遗产、历史根蕴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同时如何在跨越多个省市、沿线几千公里的区域内很好地实现运河遗产的高效保护利用,实现区域经济的互补,发展适宜的新产业,这些都是运河遗产保护、利用必需要面对的极富挑战性的议题,也是保护者、管理者和公众需要共同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我想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面对如此特殊的遗产,必须要突破传统文物保护的一些视角和方法,“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地进行一些新的探索;另外,在坚持运河遗产保护的前提下,还需要“多重目标导向”和“复合功能构建”,在更好展示运河遗产资源及其价值的同时,联合更多部门,整合更多资源,谋求共同发展出路,让古老的运河发挥更多的价值,并变得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
沿运慢行系统的构建可视为协调历史文化保护与现代建设的一种积极方式。一方面将沿运地带营造并拓展成一条集运河遗产保护、历史文化体验、生态文化建设、休闲游憩空间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景观带;另一方面,通过划定较为充足的保护和利用空间,阻止当前城市建设的威胁,保障地下埋藏遗产的安全,并为以后科研、保护等任重道远的基础性和长久性工作留下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1.6运河慢行道建设有着广阔的前景
基于以上几点分析,发展沿运慢行道可能会成为运河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它不但是一条有利于遗产保护研究、体验、宣传、展示、利用、传承、发展比较可行的探索之路,也可能是一条运河遗产更好融入当代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重要途经,成为满足公众文化体验、休闲游憩、健身交友、游学审美等丰富多样需求的大舞台。当然,慢行交通线路的出现,本身还可能会成为新的新的吸引源和目的地,进而又带动更多的人们来到运河身边。只有越来越多的人们来到运河身边,乐于了解运河,珍惜运河资源,其保护和利用也才能更好地持续下去,融入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并永远地“活”在人们的文化心理中!所以,我们有必要积极构建一个多样化、多功能、网络化的沿运慢行交通系统和特殊地域空间,为人们提供内涵丰富、类型多样、安全可达的户外游憩线路和体验场所。
2.国外案例引介
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沿着运河或者河流发展慢行道的一些实践,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由于文章篇幅有限,只做简略介绍。
2.1美国伊利运河慢行道系统
美国慢行道系统目前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建立起来,并与“绿道”系统相结合,共同形成了极富吸引力的旅行、参观路线。
伊利诺伊运河慢行道建设就是一条极为卓有成效的运河遗产资源整合方式,也是户外游憩、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公众提供了高质量的游憩资源,廊道区域景观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成为吸引人们前来骑车和远足的基础,同时沿线独具特色的历史和文化资源在增强地方感的同时也给人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廊道的机遇。
3.沿京杭运河慢行交通系统构建的基本构想
3.1基本目标
从运河遗产保护利用以及更好融入当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角度,通过发展沿京杭运河慢行道系统,逐步构建一个集运河遗产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与休闲游憩、审美启智与教育等多重功能和目标于一体的战略发展网络体系,更好地协调和处理保护与发展,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3.2基本原则
(1)尊重运河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采用最小化设计原则
京杭运河是我国意义极其重大的文化遗产,凡是对遗产资源的利用,都要遵循保护为主的前提。只有在充分保护运河遗产真实性、完整性的基础上,才能谋求既有助于展示其价值又能发挥其功能的可持续保护利用方式,使之更好地融入当代社会生产生活,惠及更多的地域和公众。发展沿运慢行道,要充分地利用现有堤坝、道路以及资源基础,坚持最小化设计,避开生态敏感区,拒绝大兴土木,尽量减少对运河本体、相关遗产以及背景环境的干扰。对新增添内容,一定要加强论证,开展对遗产资源和环境影响的评估工作。
(2)尊重已有环境基础,营造自然优美的环境空间
大运河虽由人工开凿,但对沿途水资源环境依赖很大,经过漫长的人工和自然过程,已与沿线生态环境休戚相关,形成了一个相对平衡的生态网络系统。发展慢行交通系统,首先要尊重既有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设施,包括运河主体河道、湖泊、湿地等生态基础,也不能影响运河调水、蓄水、排水等生态功能的发挥。其次,要加强绿化建设,治理污染,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营造更为美好的运河生态和景观环境,提升运河遗产带的审美、生态、休闲游憩的质量。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无需做过多的装饰和美化工作,倡导生态自然和乡土景观,尤其拒绝城市化和园林化的建设内容。此外,一般情况下设计的慢行道其表面材质应生态环保,并保证长时间使用。
(3)充分体现公众性和公益性
坚持运河遗产的公有属性。一方面,沿运慢行交通系统应该全面向公众开放,让更多的人群受益,让更多的地方受惠。不能巧设明目,圈钱圈地,但是一些有偿服务,如交通工具的租赁、维修和其他特殊服务的提供,可以赢利;另一方面,运河遗产的保护利用工作内容复杂多样,涉及众多,要鼓励公众参与,为其搭建良好的参与途经和平台,积极发挥公众的聪明才智,与政府共同开展政策决策、经济投入、道路维护、安全保障、活动策划等方面的工作。
(4)统筹规划,多重目标导向:将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环境、城乡发展、休闲游憩等要素需求相结合,并与相关规划协调衔接
运河慢行道的发展,虽然工程量相对较小,但其复杂性不可低估。社会影响和社会关联度都很大,涉及到沿线省市,与国土、水利、交通、建设、文物、文化等部门密切相关,与沿线公众的利益也关系紧密,所以必需要在国家层面,统筹规划,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实施方案,并协调落实土地、资金等问题。有鉴于此,运河慢行道的发展必需要坚持多重目标导向,将运河遗产保护的资源整合、线路组织与生态景观培育、城乡人居环境建设、休闲游憩需求等要素相结合,平衡所有相关者的利益,并与相关规划协调衔接,努力实现不同资源和不同空间的整合,创造性地处理保护与发展、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在实现运河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永续利用的同时,实现文化建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共赢。
3.3.基本构想
(1)做好长远规划,并在道路基础条件较好的地方先行实践,逐步构建可达、安全、系统、多样的慢行交通网络,并与周边其他重要遗产地相连慢行交通的建设必需要有全线的通盘考虑,提前预留发展空间,一些重要内容全线应有统一的规划和设计,以形成完整的整体。不过鉴于各地条件不同,建议在遗产资源丰富、保存良好、道路基础较好、公众需求旺盛、景观环境较佳、休闲游憩潜力较大的地段先行实践,然后再逐步拓展,最终形成系统化的慢行交通网络。关于道路本身,考虑大致如下:首先,道路要安全、通畅、可达,有效沟通客源地和目的地;其次,道路形式和功能可以多样化,例如道路形式可以单线也可以复线,局部重要区域或节点可形成小系统;道路建设,以生态路面为主,在人流量大的城市段和重要段可以做局段硬化处理;道路承载交通功能,可以单一功能,也可以复合功能;道路设计也要考虑不同体力、兴趣者的多样需求;再者,道路规划设计要有系统性和拓展性,有机组织运河遗产、相关资源甚至周边其他自然和人文资源,日渐在更大范围内构建可达、安全、系统、多样的慢行交通网络。
(2)要提供比较完善的指示、展示、解说、文教、休闲等公共服务设施
沿运慢行交通系统,既是公众休闲游憩的重要场所,也是充分展示运河遗产特点、价值和沿途地域文化特色的平台和载体,所以一定要做好交通路线方向的指示、转乘服务的指引、定位点;要提供小型的休息、饮食供应站,以及信息中心、自然和人文资源观测站、露营等公共服务的基地;要有传达运河遗产历史、文化、科技、事件、故事等相关信息的资料介绍和展示说明;要有进行科普文教宣传的博物馆、艺术馆;还要有包括交通工具修理、道路的定期维护和日常安全巡逻、救助等服务设施。此外,还可以在慢行道上策划和组织历史文化体验、休闲健身、体育比赛、节庆商务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结 语
发展沿运慢行道是一项面向未来的、有着广阔应用前景的运河遗产保护与利用计划,同时也是一项有助于实现遗产资源整合,迎合公众休闲游憩需求增长,并与生态景观、城乡发展相结合的综合性战略发展设想。可以想见,随着政府关注度的增加和具体实施的引导,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以及公众需求的增长,参观体验和出行环境的改善,沿运慢行交通的发展有望从设想走向现实,从少数人的呼唤成为更多人热衷前往的地方。如此,沿运地带也将有望实现文化和经济的复兴,成为一个集遗产保护、文化建设、生态培育、休闲游憩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的、综合性的文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