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老不老”的精神伴随我们向未来

单霁翔

2022年5月2日清晨8点35分,我听到谢辰生先生离世的消息,并没有感到很突然,这一天难免要到来。谢老一生为文物保护事业付出得太多,的确需要很好地休息一下了。本想在第一时间去告别,但是几经联系和确认,因为疫情原因,各方面防控措施很严格,不能去医院吊唁,也不能举办告别仪式。等待疫情缓解后,我们一定要举办追思会,深切缅怀这位为文物事业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先人。没有心思读书写作,从书柜里取出了20多年来谢老送给我的图书和文章,重温这些著作里蕴含的真情实感,再次感受谢老对文物的无限呵护、对事业的无限忠诚、对后学的无限深情,一时间回忆和思念长时间在脑海里奔流。

谢老是在新中国成立之时,随郑振铎先生来到文化部文物局工作的。自那时起70多年来,谢老始终如一,视文物保护如生命。步入耄耋之年,尽管重症在身,健康每况愈下,他依然奔走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为文物保护疾呼呐喊。近10年来,因为健康原因他很少赴各地出差,但仍然对各地文物保护状况了如指掌,我每次探望老人时,他都不停地述说、呼吁和嘱托。每年中国文物学会的同仁们都会聚在一起,为谢老过生日,聆听他的指导和期望。几年来他的身体时好时差,一直让人揪着心,但是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愿望,要给谢老过上百岁生日,因为他是中国文物界的骄傲,谢老不老。
谢老是令人敬佩的专家和学者,是文化遗产领域德高望重的前辈和师长。70多年来,他始终高举文物保护大旗,执着笃行,兢兢业业,为新中国文物事业做出了卓著贡献。谢老的离开是文物博物馆事业的重大损失。我认为,今天纪念谢老最重要的方式,是重温他的系列学术著作,深刻理解他的学术思想和生命追求。为此,向朋友们推荐谢老的两部重要著作。

第一部著作是《谢辰生文博文集》。谢老是我国文物保护理论的探索者,他一贯秉承保护为主、保护为先的文物工作理念,笔耕不辍执着追求。《谢辰生文博文集》一书,汇集着谢老对文物工作的深刻理解,对文物保护的实践经验,是他对文物事业发展的理论贡献和智慧结晶。这部书中《关于文物保护与研究历史发展的基本认识》一文,以广阔的视野,平实的论述,系统阐述了中外文物保护和研究发展的历史,第一次系统、明确地阐述了“文物”的定义。时至今日,其中的许多观点论述依然价值不衰,堪称经典;《新中国文物保护五十年》一文,凝集谢老数十年文物工作的经验与研究成果,洋洋洒洒,侃侃而谈,读来令人回味无穷;《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基本建设的矛盾》《关于认识文物价值的一点看法》《认真贯彻〈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等系列篇章,站在时代的高度,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展开论述,既有对文物保护共性问题的深入探讨,亦有对文物保护、文物修缮等个性问题的积极思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与实际相统一,平实中尽现真知灼见。
第二部著作是《谢辰生先生往来书札》。谢老是我国文物保护的呼号者。在他的一次次呼吁下、一封封上书中,许多文物古迹、历史街区得以存世保全、传承后代,许多错误做法得以及时纠正,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后人。《谢辰生先生往来书札》是谢老在孜孜不倦的探索中,在鸿雁往复的传递中,与中央领导同志、有关部门书函信札的汇集。这些书札既有对文物保护宏观政策的建言,也有对文化名城、历史街区、文物古迹保护的献策;有对时弊逆行的针砭批评,也有对科学决策的褒扬鼓励。一篇篇犀利文章,一句句肺腑之言,字里行间处处浸透着谢老对文物工作的炽热情感,对文物保护的远见卓识。不少信札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对先生的致信亲笔批示和复函,反映出党和国家对文化遗产的弥足珍爱,对文物工作的殷殷关怀,对专家学者的由衷尊重。

谢老把保护文物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把全部精力与心血奉献给了祖国的文物事业,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谢老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们心中,“谢老不老”的精神将一直伴随着我们向未来!